媒体PG电子

专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洛斯德莱特 “为发展,中国人敢作敢为”

来源:《时政》 供稿:《时政》 审核: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4-10-15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我们的实验室是不是‘很有味道’?别担心,只要在这里待得足够久,你就闻不到这些味道了。”带着记者参观污水处理实验室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马克·梵·洛斯德莱特有点俏皮地说。

在与洛斯德莱特相处的几个小时里,记者发现 :这位年过六旬,在国际学界声名远扬的顶尖学者在北京建筑大学工作时,身上总带着大一新生才有的“开心劲”。无论是给博士生答疑解惑,还是检查实验设备,洛斯德莱特总会在不经意间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

“我喜欢大学里的生活,因为在这里我能自由地做我想要做的研究。对我来讲,科学研究的起点应是好奇心,最终目标是让人生活得更好。我们在这里的工作,很显然满足了这两个标准。” 洛斯德莱特说道。

2000年,洛斯德莱特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这之前,他已经和污水处理打了很久的交道。作为世界水资源保护领域的顶尖学者,他先后斩获两项国际顶级大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水奖和新加坡李光耀水源奖。任教多年来,他不仅培养了多位中国水资源领域的领军人才,更与中国学者一起为中国的净水事业探索了一条新路。

在中国,我们能做PG赏金女王爆分技巧-赏金女王爆分视频的事情

洛斯德莱特指导的“中-荷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位于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一栋教学楼的地下。在许多人心目中,实验室里一定是摆满了精密仪器、有许多身着白大褂做研究的科学家。但洛斯德莱特的实验室却充满“泥土气”:各类污水处理机器的轰鸣声和水流动声交织在一起,听起来像是一个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小型工厂。

洛斯德莱特介绍道 :“我们的实验室等同于一个微型的污水处理厂。这里的污水有的是从周边收集的,有的是我们自己配制的,目的是测试新式污水处理方案对不同种类污水的处理效果。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在高效净水的同时,把污水中的磷、氮、碳等元素提取出来,重新利用。我们在这个小实验室中获取的实验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真正的高科技污水处理中心。”

洛斯德莱特强调,并不是所有用过的水都是废水。“‘废(waste)意味着这些水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但事实上,这些工农业污水中依然有许多未被充分开发的‘宝藏’。例如农业污水中的磷可以被重新提取,用作化肥。污水中的许多有机物不仅能作为生物能源,也可以在经过处理后用作建筑材料。”

作为一名富有远见的水资源专家,洛斯德莱特早在30年前便提出了可持续污水处理并资源化的新理念,开创性地实现了污水中生物塑料、藻酸盐、蓝铁矿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回收。首次来华,他便与曾经的学生、中国建筑大学教授郝晓地共同提出中国的污水处理技术要走可持续的道路,并以污水中的资源和能源回收为技术发展的着力点。在之后的20多年里,他也一直为实现中国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在国际上,洛斯德莱特以主导研发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而闻名,这种技术借助微生物的集聚现象,让微生物在吸附了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物后,沉淀为“有机污泥”。相较传统化学和物理污水处理方法,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净水效率高,能耗小,也有利于回收污水中的资源。在他的指导下,我国技术科研团队成功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CREATE(创造)实现产业化,为中国污水处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4年9月23日,洛斯德莱特(中)和郝晓地(左)在污水处理实验室中与同学交流

洛斯德莱特认为,好氧颗粒污泥技术非常符合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人类文明像大自然一样,形成一个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 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正是把自然循环的模式引入到了人类社会之中,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真正地让城市成为一个拥有自主代谢能力的生态圈。”

洛斯德莱特很享受在中国的工作 :“在荷兰,大多数水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只与维护和优化系统有关。但在中国,我们能做PG赏金女王爆分技巧-赏金女王爆分视频的事情。与荷兰相比,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污水处理的情况更复杂多样,也更让人激动。这也是我和一些荷兰水资源专家会选择来中国工作的主要原因。”

然而,洛斯德莱特与中国的缘分不止于此,早在几百年前,他的母校就染上了一抹“中国蓝”。

马克·梵·洛斯德莱特教授现场指导好氧颗粒污泥装置

荷兰名校的“中国蓝”

在“中-荷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办公室外,记者注意到,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缩写中象征“大学”的“U”字是青蓝色的,酷似中国青花瓷上的配色。

“在荷兰,人们管这个颜色叫‘代尔夫特蓝’。这抹蓝色与中国还有很深的渊源。”洛斯德莱特笑着解释道。作为洛斯德莱特的母校,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欧洲最顶尖的理工院校之一。但早在其建校前,该校所在的代尔夫特市就因为中国瓷器而闻名欧洲。

17世纪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商人将大量的中国青花瓷带回欧洲。这些工艺精湛的艺术品 很 快 在 欧 洲 掀 起 了 一 股“中国热”,成为当时欧洲最畅销的进口商品之一。但随着明朝社会日趋动荡,出口到欧洲的青花瓷数量大幅减少。为填补市场空白,代尔夫特的荷兰

瓷匠们开始认真研习中国瓷器工艺,最终制造出了“荷兰版青花瓷”:代尔夫特蓝瓷。为了纪念这段佳话,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也将“代尔夫特蓝”印上了自己的校徽。

“几百年前,中国的瓷匠把制造瓷器的技术带给了代尔夫特。今天,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又与中国院校合作,共同建设‘蓝色水工厂’。这也是一种历史的缘分。” 洛斯德莱特说。

1988年,洛斯德莱特来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他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对在大学任教还有些抵触情绪,“我一直乐于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所以我博士毕业后很想在工业领域工作,但我的老师最终还是为我推荐了一份教职。谁能想到几十年后,我会如此热爱大学的生活呢。”

洛斯德莱特说,自己进入污水处理领域可以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巧合”:“我从小就很喜欢大自然,远足是我一生的爱好,这让我十分关注环境保护。同时,我也对生物学和化学很感兴趣,而污水处理把两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洛斯德莱特认为,想要做好污水处理研究,首先要弄清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关系 :“污水处理研究既需要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也要重视在工程实践和产业化上的可行性。这要求我们经常在大学与企业之间两边跑。在我看来,科学研究和产业实践的重点不同,也不宜混在一起。但科研机构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前提。”

在这种情况下,洛斯德莱特不仅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研究者,更是一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大师。在他的主导下,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好氧颗粒污泥工艺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大规模工程化应用,并成功推广到全球13个国家。

随着洛斯德莱特在学术圈名声鹊起,1999年,他迎来了自己的首位中国博士生郝晓地。那时的洛斯德莱特可能没想到,在之后的20多年里,中国会成为他人生中的重要部分。

2002年,洛斯德莱特(右二)受聘为北京建筑大学客座教授,右一为郝晓地教授

中国人有股“冲劲”

“我在1992年第一次与洛斯德莱特教授相识。那时我见到的荷兰人都说,他的大脑反应比计算机还快。在与他交流过后,我就打定主意,要去他那里读博士。”如今已是北京建筑大学二级教授的郝晓地告诉记者。虽然郝晓地和洛斯德莱特是“师徒关系”,但两人年龄只差一岁,很

快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2000年,郝晓地第一次邀请洛斯德莱特来华,“那时的北京还饱受雾霾问题困扰,中国污水治理的规章制度也还不健全,但我看到那时的中国人正在努力改变现状。再看看今天北京的天吧,多蓝啊。” 洛斯德莱特说道。

来到中国后,洛斯德莱特发现,中国的市政污水处理技术仍以传统工艺为主且研发水平受限。为了帮助中国改变这一现状,他先后来华举行了60多场学术讲座,讲授国外的先进市政污水处理技术。

二十多年来,洛斯德莱特来华的次数几乎数不清,但他也有些小遗憾。“每次来华,我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实验室和学术交流活动上,没时间出去走走。作为一个远足爱好者,我只登过中国‘五岳’中的华山,华山陡峭的绝壁和神秘的云雾都给我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回忆。”

在与中国同事的合作过程中,洛斯德莱特最钦佩的是他们追求发展的热忱 :“在中国的学者和工程师身上,你能感受到一股追求进取的‘冲劲’。他们将发展中国的基础设施视为自己的职业使命。我刚来中国时,主要的工作是传授知识。但今天,我已经能和中国学者们互通有无。中国提出的一系列新概念,例如城市雨洪管理中的‘海绵城市’概念,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我认为中国的学术开放对世界意义重大。对学者来讲,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中国的经历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经历、新视角。我希望有PG赏金女王爆分技巧-赏金女王爆分视频的国际学者来中国交流学习,也支持中国学者多走出去看看。”

2015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年后,洛斯德莱特代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与北京建筑大学、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中荷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

洛斯德莱特表示,多年来,中国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上都取得了许多进步。中国城市的水质和污水处理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他认为这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中国在水资源保护上的监管政策上进步明显,在严格程度上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很乐于接受新技术、新思想。一些在欧洲可能要耗时几年才能投入使用的技术,在中国可能几个月就能进入试用阶段。

洛斯德莱特说,目前中国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很多科研机构与产业和投资部门之间依然有“距离感”。“我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不能光想着自己能发表几篇文章,而是更应关注如何让我们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向社会展现研究成果的科研前景,更要让社会看到这些成果能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这样我们才能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人们的生活。”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