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PG电子

我于桥畔瞻昔时,恰似回眸见京华 ——运用数字化技术讲好“中轴线上第一桥”的故事

来源:《大学生》增刊 供稿:《大学生》增刊 审核: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4-10-15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编者按:“‘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一批又一 批青年学子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文物保护修缮、内涵挖掘、活化利用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形成系列成果。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未来,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将参与到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中来,这条承载了北京千年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的城市轴线共同生长,续写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故事。

万宁桥,静卧于北京中轴线与通惠河玉河交汇处,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斑驳石块虽已被时光打磨光滑,却依然坚实,桥下的水流潺潺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记忆。2024年7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师生合作开展“万宁重现旧时景数字架桥连古今”实践活动,作为2024

年“‘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古都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万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这座蕴含无尽故事的古桥,走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

由一座桥走进一座城

万宁桥始建于元代,原名海子桥,最初是木桥,后改为石拱桥,有着“北京中轴第一桥”的美誉。作为漕运的必经之路,万宁桥曾经舟楫往来,热闹非凡,桥下的水流不仅运输着物资,更滋养着这座城市。“四蹄如柱鼻垂云,踏碎春泥乱水纹。鸂鶒鵁鶄好风景,一时惊散不成群”。元成宗元贞二年,缅甸国王派遣其儿子到中国进贡方物(大象)。大象被养在海子桥(当时的万宁桥)象房中,每当伏天,饲象人员就将大象赶入积水潭内洗澡,百姓们就到万宁桥观看奇景。这座桥见证了元大都的繁华,也经历了明清时期的风云变幻,它是大运河和中轴线交汇的地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情况,展现着古代不同时期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初次踏上万宁桥,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的师生团队就被桥体两侧的栏板望柱所吸引,与往常所见到的历史文物不同,它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修复痕迹。有言道“先建万宁桥,后PG电子都城”,元朝至元四年正月万宁桥诞生,工匠们用简单朴素的技艺雕刻桥身纹路;明朝初期,积水潭失去港运总码头的地位,万宁桥旁也不如昔日热闹;宣德六年五月万宁桥获得修缮;民国时期,万宁桥又没于土下。

反反复复间,桥旁的镇水兽也未能逃过岁月的侵蚀。据史料记载,一只镇水兽从元代起就静卧在桥边,从最初单纯的水利设施装饰,逐渐成为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庞大而健壮的身体线条风化严重,已不能清晰观其本来样貌。

数字架桥重现万宁旧景

时过境迁,往日情景依稀在,但面对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桥,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师生们了解到,以往的保护研究多为关注文物本体的空间尺度,但是缺乏对本体及其赋存时空环境的综合考量。由于时间流逝,万宁桥保存状况最差、风化最为严重、维修次数最多的构件就是桥体的栏杆和地袱覆盖部分,其中汉白玉栏杆已经风化掉大部,造成表面纹饰模糊、栏板雕刻造型风化消失、表面裂隙、溶蚀及污染物覆盖等问题,简单的病害调查难以满足保护需求。

基于此,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侯妙乐决定带领学生团队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从构建万宁桥知识图谱与展示其赋存环境的时空变迁、病害勘察与成分机理研究、数字化复原与展示三个方面入手,“带领学生将时空数据的采集、处理 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求结合起来,借助虚拟复原讲好文化遗产的故事”。

行动开始,团队首先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先后两次深入万宁桥开展数据采集工作。第一批9位研究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手持SLAM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以毫米级精度对桥体各部位进行全方位扫描,获取了大量高清影像。之后通过使用光泽度仪、色差仪等仪器,对桥体和镇水兽表面的病害及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测量和分析。

第二批十几位同学再次来到万宁桥,对前期工作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影像采集、含水率测量、硬度测定、光泽度和色差分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获取了万宁桥更加全面、系统、精准的数据信息,为后续万宁桥的部件化表达、分析不同时期的历史状态、研究其病害成因及制定科学保护方案奠定了基础。

在完成对万宁桥历史沿革的梳理后,同学们还通过搜集文献资料,整理出万宁桥从元代建造至今的重要历史事件。同时,对桥体的各个组成部件如栏板、望柱、镇水兽等进行了系统分类。为直观展示这些信息,团队构建了万宁桥知识图谱,整理了2 5条万宁桥本体及镇水兽重大历史事件,按照元、明、清、民国及建国后进行排列,制作成时间线知识图谱,利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万宁桥的历史脉络与构件特征。

紧接着,团队完成了部分栏板和镇水兽表面病害的标注与统计工作,利用前两次激光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通过软件对万宁桥进行数字化重建。最终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有关万宁桥发展脉络的知识图谱与赋存环境的时空变迁,运用建立实景三维模型的方式,全面反映万宁桥石质文物现状,并复原桥体及周边环境。

高涔珊是学生团队中负责研究万宁桥赋存环境时空变迁问题的成员,在近两年有关中轴线的项目中,她和小组的其他成员初步确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脉络与方案,“但今年万宁桥的尺度远小于去年的先农坛,所以在实践开始我们就遇到了难题,通过与老师探讨,最终决定结合历史事件的知识图谱,深入剖析代表性时期万宁桥周边赋存环境的变化,并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时空变迁。”提到项目,高涔珊眼里有光。

中轴之韵润物无声

从先农坛到如今的万宁桥,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师生团队参与北京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两载时光。

“小时候总听长辈讲北京的中轴线有多么壮丽,但那时的我从未真切感知过中轴线的魅力。在这两年的实践过程中,每一次了解到先农坛的祭祀仪式和相关历史,都像是翻开了一本厚重的文化典籍,让我沉浸其中。而万宁桥周边的胡同、四合院,以及它所连接的城市脉络,又让我感受到了老北京独特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饱含着历史的温度。”高涔珊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也在日益融入这座名城。

2024年7月27日,万宁桥实践团队正式启动的第22天,北京中轴线迎来了历史性的节点——申遗成功。在这段与中轴线相伴的日子里,中轴之韵如春雨般悄然滋润着每个人,大家既看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感受到文化的厚重与传承的力量,也因这段经历,萌生出很多想法:

“我更加觉得自己从事的专业和科研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我想成为一名文物保护方向的工作者,文物保护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更是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热爱历史文化的人的责任。我渴望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文物,让那些历经沧桑的古建筑、古文物能在岁月中延续它们的生命。”

“我深切体会到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我们更要不断学习,带着问题思考,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保护中的难题,延缓文物老化的脚步。”

“通过实践我不仅能将所学的传统技术应用于实际,更是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身体力行,坚定了我对文化遗产保护方向的研究,讲好故事,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之后,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但无论如何表达,千丝万缕都指向共同的一端——赓续古都文脉。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