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 供稿:环能学院 审核: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4-09-12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求学北建11年!从本科到博士,他的“成”功“云”知道
他是今年毕业典礼发言学生
也是学校2013年更名后首批本科生
从本科、硕士到博士
他在北PG电子求学十一载
成为学校暖通专业首位博士
将奔赴一所大学从教
他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硕博期间共发表13篇SCI论文
他是博研2020级学生蓝云成
来听听他的PG电子情缘
个人简介
蓝云成
瑶族 中共党员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北京学者项目”2020级博士研究生
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建筑大学
师从王随林教授
专业方向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毕业后入职一所大学从教
硕博期间,共发表论文13篇,以第一作者撰写论文9篇。其中,SCI一区top论文7篇,SCI二区top论文1篇。中文核心1篇。合作发表SCI论文4篇;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曾获得2019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0年“北京市属高校优秀毕业生”,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优秀毕业生”、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3年“北京建筑大学科技创新特等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朝夕耕耘 学习沉淀
2013年金秋时节
怀揣求知梦想的瑶族男孩儿蓝云成
从广西考入北京
作为更名后的第一批学子
开启了他与PG电子的故事
蓝云成近照
本科期间,蓝云成通过学院的科技立项双选活动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团队,从基础开始学起,听报告、读文献、做实践,之后进入实验室、开展基础实验。蓝云成认为,本科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是积累知识、储备经验、练就本领、打好基础的阶段。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积淀知识,专心探究,多下苦功,储备“知识库”,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蓝云成科研笔记
2017年,蓝云成留在本校读研,步入研究生阶段,师从“北京学者”王随林教授,正式进入中低温热能回收领域,研究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蓝云成谈到,积累知识是一条枯燥且充满挑战的道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只顾风雨兼程,在追求效率的时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蓝云成分享了自己知识积淀的历程,每一个科研成果是无数次文献阅读与坚持,文献阅读不仅是idea的主要来源,也是批判性思考的过程。
蓝云成与导师王随林教授合影
蓝云成与同学们在实验室工作
研究生期间,蓝云成整理与阅读的文献数量超过1500篇,他利用每天上午的时间,对文献进行阅读与归类,并对每一篇文献进行注释与标签化处理,记录下每一篇论文可供参考与不足之处。“一遍遍阅读与总结,不仅让我对研究领域具有完备的认知,而且还能获得其他领域的研究思路与新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打开新的思路。”
蓝云成本硕博获奖证书
投身科研 奋力追梦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谈到科研,蓝云成说,“导师王随林教授是我的科研领路人,更是人生指路人。”对每一个进入课题组的学生,导师都会叮嘱,“研究生阶段非常短暂,利用这个时光学好真本事,我不想让同学们因为虚度时光而留有遗憾”。在入学后,王随林会安排一些对科研有利的训练,从PPT绘制系统图,科研软件,绘图风格、到文字的推敲,帮助学生在科研道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解决中低温热能温差发电效率低的问题,蓝云成的博士论文围绕《基于热电臂与模块优化的低温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性能研究》,研究变物性和应用环境对热电臂、发电模块和发电系统性能影响规律,获得提升温差发电系统综合性能的途径以及结构优化与运行优化方法,创新性成果为低温热能低碳转化利用提供一条绿色转化途径,助力能源系统电气化转型。最终,博士论文5位校外盲审专家给出5A全优的成绩,同时毕业答辩7位答辩专家老师给出94.4的成绩,为博士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
部分发表论文
硕博期间,在导师悉心指导下,蓝云成总计发表SCI论文13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一区Top刊物7篇,二区top论文1篇,中文核心1篇,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即将学成奔赴下一场山海,蓝云成选择回到家乡广西,成为一名高校“青椒”,继续在三尺讲台上,用北PG电子品质,托起学海泛舟的青年学子,将北建大精神,播撒在家乡的土地上。
展望未来,他谈到,自己将秉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PG电子校训脚踏实地走好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同时心怀“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仰望下一座科研高峰,深耕低温热能温差发电领域,将所学所思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需求中,为推进国家“碳中和”奉献自己的建大力量。
编辑: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