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供稿:苑泉 审核:韩淼、关海琳 发布时间:2021-10-19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10月13-17日,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我校土木学院本科生谭希学、李刘欢、刘子轩(指导教师土木学院侯苏伟、吴宜峰)组成的参赛队与来自全国的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111所高校112支队伍进入国赛现场同场竞技,荣获本届竞赛二等奖,这是我校在历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最好成绩!我校在本届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我校参赛队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我校参赛队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颁奖仪式中领奖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批准的9个首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是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生创新竞赛,被誉为“土木建筑皇冠上璀璨的明珠”,本届竞赛全国31省(市、自治区)分区赛共计550所高校、1148支队伍报名参与。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场
本次竞赛以“变参数桥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为题,采用“随机参数+设计计算、现场制作+陈述答辩+加载试验”形式,要求选手利用竹皮、竹条和胶水等材料,在16.5小时内现场设计并制作一个桥梁模型,分别承受多个分散作用的竖向集中静荷载、移动静荷载而产生的偏载以及桥面活荷载。我校代表队制作模型《团结大桥》重207.2g,总承载自身338倍荷载(总计荷载70kg,其中最大单点荷载32kg,动载5kg)。
我校参赛队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场进行模型制作
我校参赛队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作品《团结大桥》
为了准备本次竞赛,我校三名参赛队员与指导教师牺牲暑假、周末和国庆休息时间,在理论设计与实验过程中,发扬“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校训精神,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方案设计与创新,经过数三十余次的模型制作、试验,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将结构不断优化,显著提升了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在国赛的舞台上,参赛队以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团队协作,顺利完成了16.5小时的现场模型与制作,展现了PG电子学子的风采。
我校参赛队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场合影
指导教师侯苏伟利用暑期对参赛队进行特训
编辑:李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