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供稿:王佳 摄影:环科2022级 审核:冯宏岳、仇付国 发布时间:2024-07-17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为落实学校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扎实推进我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开拓视野,提升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切实做到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6月26日,环能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召开环2022级学生专业实践活动动员会。详细介绍了此次专业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对环境科学方向的实践内容进行了部署,并特别强调了专业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7月1日下午,同学们在华新绿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实践。该公司主要进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旧货销售;家用电器销售;货物进出口;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危险废物经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同学们参观了解了空调、冰箱、电视机和电脑的拆解线,同时通过与公司研究和技术人员的接触,使学生们在劳动意识、工作作风、安全意识、劳动纪律、工作责任感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受到培养和锻炼,培养学生对环境领域工作的热爱,加深专业认识,树环保科学意识,强化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学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基础。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成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实习期间,组织开展教授专家面对面交流会。刘建伟教授做了《水资源和水污染防治》的报告,主要讲了目前我国水资源形式严峻,分析了其原因及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给出了不同的处理处置措施。使同学们更加坚定做好水资源保护和防治工作,保持初心,不断优化水污染治理技术,提供水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做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为水资源保护贡献源源不绝的力量!
李惠民副教授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从双碳提出的背景、具体的内容介绍到了我们在实现过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碳中和”,也并不仅仅是为了“零碳”而“零碳”,零碳是发展、机遇,更是未来。恰如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是对农耕文明是碾压式的替代,“零碳”对“高碳”的替代也将是碾压式的。中国实现净零碳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弯道超车”,而是要“切换赛道”—从高碳的化石能源转换到零碳的可再生能源赛道。中国要推动净零碳变革,从而为经济社会能源系统发展提供多赢动能。
武利园副教授做了《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及二氧化碳还原》的报告,主要讲述了目前气候变换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我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据中国工程院发布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预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27年前后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这意味着我国要在短短33年内中和掉122吨二氧化碳,碳减排任务异常艰巨。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高质量的碳减排技术。同学们了解到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CCUS技术能够让CO2转化为有用产品或永久性封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碳减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