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物态文化环境是“无言的教化者”,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和谐适宜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人文环境,为师生创造优美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本学期,党委宣传部陆续推出“环境育人篇”系列栏目,对各单位富有特色的文化小环境建设进行介绍。
本期刊登的是建筑学院在环境育人方面的经验和特色,供大家交流。
建筑学院院楼门口
建筑是文化的容器,是凝固的音乐,是石头的史书。校园建筑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展示着学校特色和人文精神。它们用沉默的语言传递着信息,表达着思想,影响着师生情感和品格。建筑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突出、专业配备齐全、学术氛围浓厚、师生关系和谐。学院非常注重通过建筑文化来教育人、熏陶人、引导人,使人在特有建筑文化氛围中获益并成长。通过空间环境艺术设施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单体建筑设计等来传承建筑文化、营造学术氛围,是建筑学院独有的特点,也是一贯坚持的特色。
一、以建筑文化氛围营造激发创作灵感
建筑学学科是理工与人文的结合,对于建筑设计类学科的人才培养,不但要培养他们扎实的理工基础,还要培养他们深厚的人文素养。通过空间环境设计及特有性标识设计,恰是培养建筑设计类学生人文素养的长处所在。
走进建筑学院一层大厅,墙壁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学院院徽。院徽是原建筑系系徽,于1986年由原建筑系教师参与设计创作形成,并沿用至今,成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标志。院徽形态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正方形,上部为建筑中爱奥尼柱头纹饰,象征西方建筑文化;中部为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翼角形象,象征中国建筑文化;下部是对砖石建筑墙体“一丁一顺”砌筑方式的概括,象征坚实的办学基础和悠久的传统。院徽形态要素方圆结合、图底互映,反映出学院注重中西建筑文化融合、贯通,在不断夯实专业基础能力的同时,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院徽采用建筑标准色,色调青绿,隐喻出走向绿色建筑与环境的发展目标和趋势。
建筑学院大厅
院徽两侧,是引自老子《道德经》的名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意为“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车毂上,当车毂中间形成中空的时候,这才具有车的现实效用。揉和陶土做成具体的陶器,当陶器中间形成虚空的时候,这才产生陶器的现实功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当门窗交错围成的四壁中间形成中空的时候,这才成就房屋现实效用的可能。所以,具体实物所具有的实际效用,其真实缘由在于中空之“无”的存在。换言之,具体实物利处的效用,在于‘无’现实功用的实际发挥”。
这四句话采用了醒目的刻字,是建筑学院已故老先生臧尔忠教授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笔迹和精神财富。建筑承载的是文化。通过这四句话,臧先生期望未来的建筑师,要充分理解房子四壁和门窗的“有”及其所围成的可供人居住使用的中空之“无”的关系,并处理好“有”和“无”的关系,“无”作为一种实际的存在状态,需要建筑师去领会、去理解、去挖掘、去设计、去创新,以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同时,这四句话也意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他自己实际持有物的多少,而是他在具体关系里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他人所存在的意义的轻重。
建筑学院大厅
教学楼内部展厅
教室内部屋顶构造
清式大木翼角
一层大厅,摆放着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空间构成”课程作业,课程设计小组学生将这份作品命名为“空间镜像”,他们由黄金分割矩形和正方形构成的模块,通过与底座链接的万向轴,使每个单体都可以随意的转变角度。从而打破了镜面成像单一的规则,充满无限变化的空间镜像带给了人们不同的感受。将这份作业摆放于院馆醒目位置,既是对一年级学生作业的展览,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建筑空间构成的思维灵感,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建筑设计创作的奥妙。
斗拱
建筑学院办公室指示牌
学院一层东侧及二层东西两侧,摆放着三件教学模具——明代三攒宝禅寺斗拱。此三攒明代斗拱,为西城区宝产胡同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所建的宝禅寺大殿元件,因为城建拆迁而毁,建筑学院早年购得摆放在院馆,既为珍藏,又营造了院馆的学术氛围,同时为学生近距离了解古建筑,开展古建测绘课程实践提供了便利。院馆走廊两侧及教学3号楼1-4层教室外墙,加装着通透的橱窗,这为举办各类高级别学术展览、学生作业展及模型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同时也为教师评图,学生交流提供了条件。为展示建筑学院形象,近年来建筑学院又在相关空间环境统一制作了带有楼层索引的标识引导系统,通过标识引导系统的制作,既展现了学院历史,又为校内外人员到院办事提供了便利。
为更好地营造学术氛围,彰显建筑特色,2009年建筑学院召开学生学术年会,时任院学生会主席史磊,在学院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了由红、黄、蓝、灰四种颜色的色块拼接而成的“建”字,作为学术年会的会徽。其寓意一是选用红、黄、蓝三种基础色,既能调和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又代表当时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工业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学系、城乡规划学系、设计学系,灰色块代表未来的学科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四个色块刚好拼接成一个“建”字,既代表建筑学院能海纳百川,接纳从四面八方来此工作的老师、求学的学生及与校外的交流,又代表着学院注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之间的学术交融与碰撞,同时寓意着建筑学院注重共性和谐、个性张扬的大家庭。在访问建筑学院网站,进入主页之前所选取的动画“建”字,既考虑了古建筑榫卯的拼接顺序,又考虑了我们书写中国文字的笔画顺序,建筑的动感之美不免让人眼前一亮。2010年建筑学专业增设30年之际,已毕业校友史磊,在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又设计了30年纪念徽,即繁体“筑”字,其与“建”字遥相呼应。“建”、“筑”两徽合用,既有灵动建筑构造之动感,又有中国传统繁体文化之神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70年校庆标志
2006年,在建校70华诞之际,学校开展了校庆70周年纪念标识方案征集活动。建筑学院工设03-1班李倩、丁玮同学设计的建校70年纪念徽,被确定校庆70周年纪念标识方案。该标识用象征树龄的年轮为造型基础,以线的形式围合出类似房屋形态,显示出了我校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办学定位和特色;红色的背景,烘托70周年校庆美好时刻。标识结合传统与现代风格,反映了建院人质朴向上的精神。
谈及形象设计,不能不谈一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校徽,而他的最初设计,出自于1985年前后在我校建筑学院任教的黄刚老师。校徽的主体是书本组成的房屋图案,表明学校的专业类型是建筑类高校。房屋图形下面是生机盎然的嫩芽造型,并与房屋图案一起组成了一个戴着学位帽,徜徉于书海,陷入沉思之中的人脸轮廓,寓意学校培养高级建筑类专业人才。标志选用建筑蓝图的蓝色为底色,既象征专业特色,又寓意师生志存高远。校为作为学校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使用。
二、以特有的建筑景观彰显校园文化
实验5号楼
三阶北侧刘冀林先生设计的雕塑作品
科普西耶的图画
有人说,实验5号楼当属目前学校西城校区最经典的建筑,最有神的建筑。工作、求学或是生活在学校的师生,多数人都有此体会。除此之外,或许你曾经授课、学习于教学2、3号楼,或许你曾在图书馆徜徉书海,或许你曾漫步于拥有假山及喷泉的小花园,或许你驻足于三阶北侧的雕塑,或许你每天去食堂的路上科普西耶的图画多次映入你的眼帘……,这些,都是建筑学院老先生、当初的在校生及晚辈的师生,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最有神的文化。实验5号楼,是时任老建工系主任张兆栩老先生的设计作品;教学2、3号楼是朱恒谱老先生及原建筑系主任姜中光教授的设计作品;学校图书馆是81级学生李钊、常清的毕业设计作品;小花园是原建筑系主任张孝纪教授指导81级学生所参加设计竞赛的作品,而小花园花架及图书馆西侧花架是80级学生的课程作业;学生6号楼是巩国权老先生的设计作品;曾经引起不少争议的三阶北侧的雕塑,出自于刘冀林先生之手,当时的争议,也代表了当时文化发展的历史及艺术创作的不易;青年公寓是时任建筑系主任王贵祥教授的设计作品;步入大门左右两侧的花园,是建筑学院现任教师孙明教授的设计作品;教工之家建筑单体设计及室内设计,是建筑学院现任教师高丕基教授的作品。
对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兴新校区建设,建筑学院师生及校友更是倾注了热血、贡献了智慧。建筑学院孙明教授被聘为新校区建设总建筑师、总规划师,校区北校门的设计也出自其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主设计师为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我校82级建筑学专业校友胡越;基础教学楼主设计师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我校80级建筑学专业校友褚平。
这些建筑及景观,既展现了建筑学院师生在学校留下的曾经的足迹,也通过建筑及空间的设计,体现了建筑类院校的特有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建筑学院内部的空间设计亦是如此,既体现了绿色、节能的建筑特点,又还原给学生建筑本色。既让学生感受建筑的真实,又留给学生思考、创作的余地,促使他们去发挥、去创作。“有形”与“无形”的培养和引导,是设计类学生人才培养应有的规律,这一点,也正是建筑学院所坚持的。
大学需要大楼,需要大师,同时也需要与大楼相匹配、与大师相呼应的软环境,即需要通过特色的空间环境艺术设施设计,来营造建筑文化、体现建筑文化,以此营造学术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筑文化为抓手,加强建筑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予以加强的工作内容,其意义之深远难于言表。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传承、需要培育、需要坚持,更需要创新。今后,建筑学院将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浓郁氛围,建设和谐学院,打造办学特色。继续动员PG赏金女王爆分技巧-赏金女王爆分视频的师生,整合更多的资源建设校园文化,让师生共享,使师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