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故事

【PG电子故事】师者之悟 匠人之思——古建彩画艺术家们的文化担当

部门:宣传部 供稿:汪洋海容 摄影:王锐英 汪洋海容 李霈韵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16-09-2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尊贵的龙凤纹饰配以沥粉贴金,富丽堂皇的和玺彩画让官式宫廷建筑显得更加熠熠生辉。伴以青绿两色互动的旋子图案,在细腻笔法勾勒出的对称花纹中透露着一丝规整、庄重的气氛。当然,还有更加贴近民间的苏式彩画,秀丽的山水、素雅的花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画面也通过匠人们的画笔展现在古建檐梁之上。

  这一幅幅精美的古建彩画就是来自9月23日在我校开幕的“明清官式建筑彩画艺术展”中的艺术作品。展览开幕当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王仲杰、张德才、蒋广全等几位老一辈古建彩画艺术大师莅临现场。这也让我们有机会聆听这些古建彩画师者的授业之道,体味这些艺术匠人的传业之路。

 

  

  

  教研相融   肩负古建彩画学者的社会责任

 

  每当我们踏入故宫的金銮宝殿,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让人不禁感慨权力的威严深重;转而游览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悠然静谧的皇家行宫又充盈着一种怡然自得的闲适心境。这种无形氛围的浸润,事实上都离不开古建彩画在视觉效果上的营造。

  然而,与中医、京剧同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古建彩画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长期以来没能得到科研层面应有的关注和支持。古建彩画需要修缮了,找不到对口专业的技术人员,只能依靠古建修缮方面的工人临时帮忙。李沙教授介绍说,美术学院有壁画专业,但古建彩画通常不被列入培养计划;建筑学院有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但工科生艺术造诣相对薄弱,长久以来古建彩画的重要性被人们选择性地遗忘了。

  李沙教授认为,传承古建彩画中的中华文化精神,不仅对于反映独到的东方审美观有着积极意义,而且对于延续中华建筑文化血脉起着关键作用。研习古建彩画,将历史遗留给后人的原版古建信息记录下来,延长传统技艺的生命周期,延续建筑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一直是李沙教授多年来的梦想。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李沙教授自2010年起着手对古建彩画进行研究。他先后参与了故宫东华门城楼内檐测绘调研、青海省乐都县瞿昙寺明代藏传佛教彩画测绘等项目课题,充分利用真实案例,在现场做深入勘查,获得了宝贵的精确数据,为日后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李沙教授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也是他所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官式建筑彩画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

  

  

  

  

  

  业精于勤   练就艺术匠人一笔一划真本领

 

  在北京建筑大学艺术馆的展览现场,我们看到了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他衣着一身黑色,站在彩画展品前,细细品味着艺术作品带来的审美享受。出于对他身份的好奇,我们向前与他攀谈。经过一番交流我们才得知,这位外观上看似随性洒脱的先生竟是来自古建彩画世家、著名古建彩画大师蒋广全先生的儿子蒋澄清老师。

  建筑彩画是在房屋檐梁上绘画的精细艺术门类,初次接触,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景德镇绘制瓷器的过程。在我们的印象里,一笔一划地在胎釉上描画着各种图案的,应该是一位瘦削但又不失力道的瓷器画师。很难想象,在同样考验匠人细心和耐心的建筑彩画艺术里,也出现了像蒋澄清老师这样的“壮汉”。蒋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着给我们解释说:“建筑彩画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对匠人的要求最终都源于一个‘勤’字。”

  听蒋老师回忆,从不满18岁开始学习绘画,到今年46岁,他接触建筑彩画已经有28个年头。原本从事会计财务工作的他,最终转行建筑彩画艺术不仅是受蒋广全大师的耳濡目染,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对于这门艺术有着由衷的热爱。蒋老师说,在艺术的行当里,不仅要激发自己的兴趣,更要练就坐得住、塌下心的毅力。蒋老师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每天都是按着昭君出塞的原本在画纸上练习人物白描,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个多月后,才画出了勉强让父亲满意的作品。此后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绘画水平的提高,蒋澄清老师才在父亲的指导下渐渐尝试学习在建筑檐梁上作画的技法。

  如今,当在展览上再次欣赏到古建彩画老辈艺人们流传下来的作品时,蒋澄清老师感慨万千。他说,从最常见的“祥云褪”图案,就能见证一名匠人的功力。虽说这样的图案是朵朵祥云多层叠加,但要画出层次感,表现出渐变的效果却需要下一番真功夫。

  

  

  

  

 

  “技”岌可危   正视老技艺的传承难题

 

  古建彩画作品虽好,可对匠人的技艺功底要求也高。对于蒋澄清老师谈到的一笔一划见真功,同样已经从事古建彩画工作几十年的老艺人吴书瑞也深有感触。据吴老师介绍,上世纪70年代,建筑彩画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未被重视,唯独他们这一批匠人在北京房修二公司研修古建彩画。那时学习这门手艺还都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老艺人手把手地教,年轻任一步步地学。当他们慢慢成长后,再将技艺传授给新的一代。

  在这一批又一批的人员交替过程中,匠人们从学生变成老师,但始终不变的是对基础技艺的强调和一遍又一遍的实践。然而,吴书瑞认为,当前学习古建彩画的学生比起当年的他们缺少了对传统艺术的挚爱,这也是传统技艺传承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吴书瑞说,古建彩画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有极强的意志力来支撑工作。从最初的“建地丈”(在檐梁木材表皮做基础层)到“起谱子”(画草稿),再到最后的绘制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做地仗”讲究“一麻五灰”,就是一层麻、四层砖灰,目的是要利用砖灰的特性,让其能够根据天气条件的变化而呼吸,不至于开裂影响彩画的基础层,从而延长彩画的寿命;“起谱子”直接关系到彩画纹饰的最终效果,讲求设计精美、分布合理。这些传统的工艺流程对于尚处在入门阶段的工匠来讲,在耐心和毅力上是不小的考验。吴书瑞强调,按照传统艺人的要求,培养一位建筑彩画的画师至少需要10年时间,而现在的年轻人往往耐不住寂寞。这种现象的存在形成了传统技艺传承过程的较大阻力。

 

  

  

  

  科技搭桥   古建彩画保护迎来新机遇

  

  珍贵的古建彩画信息留存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檐梁结构复杂又不能拆卸,人工记录彩画效率极低,照片留存又难以反映彩画全貌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就难以让人们真正认识到建筑彩画的价值之所在。在展览现场,记者发现一套体感仪,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人们纷纷驻足体验,在虚拟的空间中欣赏立体的建筑彩画制作模型。

  据该项目负责人曹闵介绍,此套设备运用了VR(虚拟现实)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古建彩画的颜色、技法、构图等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准确记录下来,并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制作好的古建彩画模型呈现于观者面前,实现全方位、多角度三维立体欣赏。这套设备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构建一座在线展厅,给人以更直观的感受。

  李沙教授对该系统也表示认同和赞许。他认为,感官式体验在教学过程当中将发挥极大的优势,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更迅速地掌握古建彩画相关知识,并借助该平台,亲手绘制彩画,达到学练结合的目标。

  曹闵表示,在未来,数字化体验设备将进一步与科研教学活动的结合,以更广阔的数据信息记录古建彩画素材,并进一步凝练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令古建彩绘画成为中国建筑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成为电影、游戏、文创产业中的文化元素。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在潜移默化中,使公众有对古建彩画予以更广泛关注。

  

  

 

  无论是建筑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是古建行业从业人员,古建彩画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延续离不开他们的心血和坚持不懈。正如中央美院教授常沙娜在本次展览前言里所提“艺术研究是艰辛、严肃的工作,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研究非一日之功,更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和做表面文章的心理。”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