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人文社科学院举办“校友引航 ‘职’引未来”座谈会

部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供稿:王晨曦、张简、郭馨一 审核:曹洪涛 发布时间:2025-04-17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理念、拓宽就业视野,4月15日下午,人文社科学院举办“校友引航 ‘职’引未来”座谈会,邀请2012级法学专业校友北京广吉律师事务所律师汪鹏、北京观修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赛与在校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法律系教授李志国出席座谈,学院党委副书记曹洪涛主持活动。

座谈中,学生们积极踊跃提问,问题涵盖专利权法律实务、法学专业考公优势、律师职业发展路径等。汪鹏和李赛结合自身丰富的从业经验,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对成长历程进行精心凝练与总结。例如,在解答律师职业路径问题时,创新性地引入三维模型视角,即从专业技能维度,强调扎实掌握各类法律法规以及诉讼、非诉业务技巧;从人脉资源维度,分享如何在实习、工作中拓展优质人脉,为职业发展助力;从个人品牌维度,阐述塑造良好职业形象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多维度解析,为学生们构建了具有高度操作性的职业规划框架,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李志国谈到,当前法学专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部门法轻交叉学科”的问题,这使得人才培养与行业实际需求出现脱节。此外,随着AI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双刃剑”效应逐渐凸显。一方面,AI工具极大地提高了法律检索效率;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可能引发“惰性思维”,同时,AI还存在滞后性、饱和度高等问题。他鼓励学生们要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打破专业壁垒,积极探索交叉学科发展。

座谈会后,学院党委书记孙冬梅与校友汪鹏、李赛交流

此次“校友引航 ‘职’引未来”座谈活动为在校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开拓了思路,进一步加强了校友与学院的联系,增进了师生情谊,为就业育人与校友工作搭建了新平台。相信在未来,法学专业学生将以法律为利剑,坚守正义初心,在法治中国建设的道路上贡献PG电子法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编辑:毕瀚文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