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武装部) 供稿:学工部 建筑学院 摄影:建筑学院 审核:齐勇 发布时间:2023-03-03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近日,2022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校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以决赛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斩获2022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评比中七连冠的佳绩,其中六次一等奖第一名。此外,机电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荣获三等奖,测绘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电信学院建电系本科生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经管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土木学院道桥工程研究生党支部荣获优秀奖。
2022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北京高校红色“1+1”活动,扎实推进教育部“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北京教育系统“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工作安排,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将“小我”正青春融入“大我”新时代。经过前期高校评比申报和教工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从中遴选出25个项目入围最后决赛评审会。据悉,共有1204支学生党支部参与本年度红色“1+1”示范活动评选,最终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5支队伍入围决赛,共评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15个。
自年初开展当年红色“1+1”共建活动以来,学工部精心组织筹划,多次召开红色“1+1”活动研讨会、座谈会,邀请组织部、宣传部、党建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领导、专家全程指导,为活动开展提供充分保障和支持。积极动员全校学生党支部结合专业知识,围绕北京城乡建设和基层所需,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化、模式特色化、成果多元化的共建活动,使学生党员在共建活动中锤炼初心、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第四党支部23名师生党员,积极响应号召,从2021年起,扎根延庆区井庄镇窑湾村,累计行程2000公里,以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的本领,夯实党建引领,开展以“‘三师’扎根京华大地,共建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共建活动。
激活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铸魂。党支部学生党员协助村支部梳理了抗战时期的珍贵历史物件和资料,建设起乡情陈列室;专访了6位70岁以上老人及20余位村党员、村干部,完成抗战经历口述史编纂1.5万字,推送“革命老兵们的战争追忆”、“赤脚医生老奶奶的过去”等公众号文章10余篇。组织“唱响红歌・乐响窑湾”主题红歌会,120 余名村民共唱经典红歌。深挖乡村需求,为窑湾绘制蓝图。师生党员通过50余次入户调研,30余次规划讨论,调研空间节点20处,绘制规划图20余张,开展5万㎡空间改造设计,全过程、陪伴式帮助窑湾村解决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困境,提出以“红色、民俗、音乐”为主题的窑湾文化品牌和“一带三区”规划方案。师生党员协助组建窑湾文化宣讲团、防疫志愿者队伍,打造科普研学基地。整合多方资源,为产业发展赋能。建立“院—村”工作站,向村民发布建设倡议书,制作窑湾村宣传视频,带动10余位城乡规划专家教师为窑湾发展献策,号召29家企业达成扶植窑湾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建设美丽乡村投资意向,撬动社会资本及自筹经费约500万元,从产业升级联动、特色空间提升、文化保护传承三方面分3年实施,把第三产业切实留在乡村,“校、企、会、村”四方连心,共同探索乡村振兴建设的美好未来。
共建活动为师生深入基层,强化实践育人,助力乡村振兴开创了广阔的平台。未来,建筑学院硕研第四党支部将继续深入与窑湾村党支部开展共建,推进策划方案落实落细,扎根京华大地,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窑湾,为北京美丽乡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红色“1+1”活动是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学生党员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形成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日常教育和实践活动多维联动、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我校历来高度重视红色“1+1”活动的开展,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发展融入“四个服务”的现实实践中,利用专业知识助力地方发展,利用红色实践提升学生培养质量。2022年,我校64个学生党支部,1478名学生党员深入一线下基层、进乡村,广泛调研察民情,真抓实干解民忧,利用专业知识帮扶地方,增进民生福祉,砥砺前进力量;深入了解基层,助力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共建活动中练就过硬本领,激励专业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