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供稿:毛雨欣 摄影:陈怡丹 陈子瑜 刘勇鑫 审核:李守玉 发布时间:2025-04-17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4月15日,在道桥工程系教师侯苏伟、凌濛,辅导员黄元景的带领下,土木学院土243、土244班全体学生前往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展人民城市实践课学习。
抵达展览馆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现状布局以及未来规划。展览馆内丰富的展品、详实的资料和先进的展示技术,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北京城市发展的时空隧道中。从古代北京的城池布局到现代城市的交通网络,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到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同学们在参观中深刻感受到了北京作为首都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
在城市交通规划展区,师生一行详细了解了北京城市交通的建设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轨道交通的规划、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以及绿色交通的推广等内容,并就道路交通前沿技术的应用和规划理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交流互动,结合所学专业积极探讨交流。
本次实践教学作为学院“人民城市”大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选取与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作为教学实践场景,是学院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将"人民城市"理念融入专业教育,以实践教学促进理论认知的深化提升。
实践感言
身为北PG电子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走进北京规划展览馆,满怀着对专业的热忱与求知欲开启这场探索。映入眼帘的《北京湾》雕塑以1:60000的比例呈现北京独特地貌,让我直观意识到地理环境是土木工程规划的重要基石;《北京旧城》浮雕里,四合院与胡同有序铺陈,淋漓尽致地展现古人融合土木技艺与空间规划的巧思。而四层的北建大展区,更是让我心潮澎湃,学校毕业生的优秀作品陈列其中,从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新到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每一件都凝聚着学长学姐们的智慧。这一趟参观,让我深切感受到土木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更坚定了我传承历史韵味、融入创新技术的决心,激励着我在专业学习中全力以赴,为投身未来城市建设积攒知识、储备能量。
—土243刘勇鑫
今天参观北京市规划馆了解到了北京城的发展。刚进展馆,巨大的《北京湾》青铜雕塑便吸引了我,它逼真呈现北京独特地形,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地理环境有了直观认知。随着脚步深入,古城变迁展区用老照片、历史地图与珍贵实物,诉说北京从原始聚落到繁华都市的历程,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而最震撼的,当属超大型北京城市规划模型,在声光配合下,四环内的城市景象尽在眼前,我清楚看到城市的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展馆四楼我看到了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优秀作品展示,为我校深厚的技术实力表示赞赏,一个个优秀的作品吸引着我,他们为我树立了学好专业知识的榜样,未来我也会跟随优秀学长学姐的脚步,不断完善自己。
—土244王星宇
踏入北京规划展览馆,就像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从古代都城的严谨布局,到近现代的飞速变迁,一幅幅规划图、一个个精致模型,生动展现北京的发展脉络。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巨大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模型,华灯亮起,城市的蓬勃生机扑面而来,每一处建筑、每一条街道,都承载着历史与未来。这次参观,让我深切领悟到城市规划的智慧与意义,也对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全新认知,更添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土244芦良硕
编辑:毕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