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北PG电子!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1

部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供稿:王美 摄影:王美 审核:王万鹏,周理安 发布时间:2025-03-19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3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政产学研一线的千余名代表及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书面致辞,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大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辞。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丁奎岭主持。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李俊奇,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重大平台建设管理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大会。

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现场

大会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主题,通过政策解读、主旨演讲、交流互动、案例分享、成果发布、需求对接等多种形式分享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经验,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大会隆重表彰了2024年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出贡献的100个产学研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成果等。

北京建筑大学李俊奇教授团队入选“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产学研界领军人物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牵头完成的多地域气候室外造雪机装备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等7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优秀创新成果”。

北京建筑大学获奖代表合影

李俊奇教授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依托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耕海绵城市建设领域近30年,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新型城镇化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雨水和水系统突出问题,围绕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多目标可持续排水系统构建,以安全韧性、低碳减排、智慧管控为指导思想,通过组建跨学科团队、与企业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突破了雨水源头减排与过程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及维护管理难题,建立了基于量质协同控制的多目标雨水系统设计方法,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城市雨水管理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多项成果在数十个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中推广应用,为城市多目标雨水系统构建及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同时,注重教研相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也进行了系列改革,率先开设了城市雨水管理学、现代水文与海绵城市建设等系列创新课程,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同步推进”,在通识大类-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基础上,同步构建本-硕-博梯级递进的海绵城市特色课程体系,以海绵城市试点和示范项目带动,依托校内外多个实验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构建了全链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输送了大量急需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为双碳目标实现和韧性城市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彰显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已成功举办15届,促成千余项产学研成果对接,见证百余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在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国产学研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编辑:陈欣欣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