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青春榜样•筑梦启航——环能学院2024年学生表彰暨新学期学风动员大会圆满举行

部门: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供稿:刘嘉欣,徐梓尧 摄影:冯一鸣 申宇珲 董逸然 余姗珊 审核:冯宏岳、孙强 发布时间:2025-03-1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3月11日下午,环能学院在大兴校区基A报告厅举行“青春·榜样”2024年度学生表彰暨新学期学风动员大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静,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郝迈,教务处副处长赵林琳,环能学院党委书记冯宏岳、副书记孙强、副院长胡文举、系主任、专任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出席大会。获奖学生和各年级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大会。暖实241班吴昊泽、动力241班萨其日主持活动。

大会以《做实“五环青春”工作体系 推动“五育融合”落地见效》视频启幕,全面回顾了学院2024年度学生工作,展现了学院在学生思想教育、学风培育、队伍建设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环能学院副院长胡文举宣读了表彰决定。2024年度环能学院共评出本科生奖学金333人次,研究生奖学金97人次,15个集体获评先进集体。这些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激励着全院学子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会上,与会领导为获奖集体和学生颁奖,表达祝贺。

党委常委、副校长朱静为校级“优秀班集体”“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宿舍”“十佳团支部”代表颁奖

教务处副处长赵林琳为北京市三好学生、校级退役大学生士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心理委员代表颁奖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郝迈为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特等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学金、民族生优秀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科创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环能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强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及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与学科竞赛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大会分为“铸魂领航”“敦品励学”“追梦砺行”“奋楫笃行”四个篇章,通过表彰先进、分享经验、部署安排,为新学期学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党支部王翊琳同学,以她与节能减排大赛为脉络,以支部优秀党员范例为线索,讲述了一堂“科创在实验室和乡里田间里的思政微课”;水232班张嘉祺和李嘉堉分别代表校级“十佳集体”获奖班集体和校级“十佳宿舍”获奖宿舍代表,以自身在集体中的成长与感悟,讲述了班级凝心聚力、宿舍共创共进的暖心故事。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环工211班刘正星与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博研21班穆连波分别分享了自己在学习与科研中一路拼搏的历程,鼓励同学们要心有大志、仰望星空,也要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北京市三好学生代表孙家骥以“全面发展”为主题,激励同学们要注重德智体美劳齐头并进。

作为“优秀班主任”获奖代表,环生211班班主任张君枝老师以“爱与责任”为关键词,分享了班级管理的育人经验。市政23班温立甜作为社会实践与学科竞赛优秀团队代表,以自己从本科到研究生在科创竞赛中的身份转换和成长,讲述了“用脚步丈量责任”的实践故事。

面向新的征程,环科241班范鹤鸣代表全体学生宣读了学风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以学为本、以勤为径”。水221班张雨婷作为团学组织代表,提出“科创砺真知,实践淬担当;奉献绽芳华,青春谱华章”的行动宣言。

环能学院党委书记冯宏岳作总结讲话。他表示过去的一年,学院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学校“双碳”战略的先锋力量,始终紧扣国家绿色发展脉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区建设等各领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面对新学年、新挑战,学院将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思想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实施“强学筑梦”行动,推进院风教风学风联动建设;实施“强创赋能”行动,聚焦培养学生科创精神和实践能力;围绕“人民城市”主题,开展劳动教育和志愿服务工作;坚持精准施策,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融入式开展学生主题教育活动。

冯宏岳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筑牢理想信念,胸怀梦想,脚踏实地,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和首都建设的大地上;二是勤学笃行,勇于创新,在“人民城市”的火热实践中拓展知识广度,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学思践悟,锤炼过硬本领;三是恪守准则,敬畏法纪,严于律己、慎终如始,以清正学风守护学术生命线,以法治思维筑牢发展安全基,争做有底线、知敬畏、负责任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