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学校举办第十九届“开卷·‘智’阅未来”读书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国民族典籍文化展”开幕式

部门:图书馆 供稿:刘彩虹 摄影:王绍玉 方欣荣 审核:黄琇 发布时间:2025-04-2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4月22日,北京建筑大学第十九届“开卷·‘智’阅未来”读书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国民族典籍文化展”开幕式在大兴校区举办。党委副书记王爱军、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红兵,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震远,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数字化与智算中心主任(兼)魏楚元,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副处长杨敏,住建部中国建筑图书馆馆长朱辉,北京市大兴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主任殷邵毅,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副主任胡军凯,北京市大兴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四级调研员石铭远,民族科科长孙彤,住建部中国建筑图书馆办公室主任章丽君,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古籍史志部副部长朱丹,干部赵耀东,秘书处干部高鹏,教务处处长兼本科教学评建办公室主任许鹰,团委书记康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何立新,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李红,学工部副部长李长浩、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伟,校工会副主席梁凯,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秦建军教授,图书馆馆长高岩,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副馆长黄琇,党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朱岩以及教师代表、读书活动获奖学生代表等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高岩主持。

中国民族典籍文化展正式开展。展览展示了汉文、藏文等多文种古籍、多文种合璧古籍以及北京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古迹遗址。通过古籍与古迹的静态陈列,让古籍“活”起来,让古迹“动”起来,充分展现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开幕式上,陈红兵聚焦“以智赋能,开启智慧阅读新时代”,希望全校师生阅读不倦,以“开卷”之姿拥抱变革,以“智阅”之心开创未来。他指出,2025年的中国科技向“智”而行,向“高”攀升。今年两会,智能引领的“好房子”建设也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所以“智能建造”为特色的高校,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自学校党委出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后,在学校2025年工作要点中提出“构建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生态”。陈红兵说,本届读书活动“‘智’阅未来”这一主题,既延续了“开卷有益”的优良传统,更注入了“智慧引领未来”的时代内涵,是2025年图书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一项生动实践。陈红兵指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一直是北PG电子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他要求师生坚守阅读的本真价值,并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读以致远”,以人文温度驾驭科技速度;二是“读以致知”,以跨界阅读开拓未来视野;三是“读以致用”,以阅读涵养创新思维。

杨敏代表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向少数民族学生捐赠藏书并致辞。杨敏在致辞中为我校“开卷·‘智’阅未来”读书活动带来美好祝愿。杨敏指出,这次展览展示了古籍中记载的中华各民族文化互鉴、交相呼应的发展历程,彰显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希望师生深刻领悟“五个共同”的文明根基,自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者、维护者和传播者,将中华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秦建军教授带领团队进行“人机共读”的科技展演,展示了我校智能技术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同时,秦建军分享了对于“智能时代如何阅读”的思考,希望大家坚守阅读,坚持从书籍与文字中感受力量和美好,守护人类文明的堡垒。

“向新而行”征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土木学院土研225班范楷讲述了自己的阅读故事,号召师生以阅读为伴,以学习为乐,共建书香校园。

开幕式上,王震远宣读了《关于表彰北京建筑大学2024年度“阅读之星”“勤学之星”“主题征文获奖学生”的决定》,魏楚元等为荣获2024年度“阅读之星”、“勤学之星”和“向新而行”主题征文比赛获奖师生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

自2007年以来,学校坚持每年举办“开卷”系列读书活动,打造精品化、品牌化的书香系列活动,持续创新育人载体平台,为学习型、书香型、特色型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